上海交通大学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召开
不负五月好春光,奋力耕耘正当时。5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新乡市高新区隆重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创新中心正式迈入实质性运行,对推动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地方合作办主任、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处长徐兵,药学院院长、创新中心主任张翱,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区域创新合作办公室主任李剑,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李伟,创新中心副主任袁运生、张振锋;新乡市科技局局长李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彦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军,新乡市科技局副局长火晓勇,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洋、史玉华,高新区党政办主任侯世鑫等相关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新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祁文华主持。会议伊始,祁文华代表新乡市委、市政府对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以来对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校地双方深入合作的成果,市政府和上海交大合作共建的创新中心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已推动多项工作落地,对提升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新乡市将全力保障创新中心顺利运营,期待上海交大继续支持,助力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朱新远对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新乡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我们要充分结合新乡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新乡市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孵化“加速度”。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促进科创资源深度融合。持续发挥校地协同育人平台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循环联动的发展新生态。要强化可持续发展,以利长远的战略定位建立健全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有效机制,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力争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他表示,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支持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感谢新乡市政府对上海交大的信任,学校定将不负信任,积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与新乡市实现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理事会成员认真听取了李伟关于《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2024年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的汇报;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章程》《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等纲领性文件;宣布了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单位名单;通过了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与会理事们还围绕创新中心未来发展、建设、制度规范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理事会的圆满召开,预示着创新中心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征程。面向未来,我们要共同推动双方战略合作的落实,共同开拓市校创新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05-22
上海交大8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含2项一等奖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8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于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策略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学研究”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创建及推广应用”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9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上海交大首次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创新团队,一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时隔十年再次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毛军发院士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射频系统是无线通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电子系统核心部件。由于具有跨尺度、跨材料、多物理、多功能、分布参数效应等特点,复杂度高,设计难度大。项目团队聚焦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打破传统“路”的思维,以“场”分析为基础,将量化设计贯穿射频系统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全链条,突破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出我国首套及系列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基本自主可控;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用以自主研制出600多款射频芯片(含IPD)、组件与系统产品。成果用于400多家企业,支撑了国产先进半导体工艺、5G基站/终端产品等自主研发和多个重大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引领了射频集成技术和学科发展,走出了一条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自立自强的创新突围之路。(延伸阅读:上海交大毛军发院士团队:产学研协同攻关 实现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自主可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为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三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阐明了APL发病分子机理并发展了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从最凶险的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进一步拓展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使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他血液恶性和遗传性疾病获得新的突破。2001年科技部批准建设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重组更名为“组学与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团队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引领我国血液转化医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助力迈向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该创新团队也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延伸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30余年从上海方案到中国智慧)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策略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学研究该项目由化学化工学院张万斌教授等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不对称催化合成与医药、香料、农药等手性物质密切相关并对生命科学至关重要,但是其选择性和效率问题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资助下,项目团队围绕磷手性中心和多手性中心分子的精准构建以及不对称氢化的效率提升等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新策略,创制了手性双环咪唑催化剂以及联苯类和二茂钌类P,N新配体,开发了构建磷(V)手性的首例不对称催化反应、双金属协同催化立体发散性合成新反应和色散力协同促进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揭示了不对称催化过程中手性诱导和传递的新机制和重要规律,且多项成果获得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对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管海兵教授等完成,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面向云计算技术领域的低时延技术需求,当云数据中心承载的业务和用户极速从十/百万级增长到千万/亿级,唯有增大系统规模方能应对业务和用户的激增。但已有技术储备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发挥如此巨大计算资源的作用,无法有效保证万物上云的低时延响应需求。针对云计算系统时延的主要技术瓶颈,项目团队研发了软硬件协同的异构虚拟化、单节点低时延虚拟化、跨节点低时延虚拟资源聚合等核心技术,提升了异构资源的原生虚拟化能力、解决了云节点内部虚拟化软件栈层次化叠加与资源竞争问题、减少了跨节点计算协作与数据迁移时延开销。成果拓展了云计算系统承载的业务类型,显著降低了云计算系统时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该项目由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如竹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针对空气源热泵供热研发及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项目团队首创了季节适应性宽流量调控,研发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系数达到4.73的国际最高记录;发明了低环温气液混喷空气源热泵和小温差换热末端供热技术,实现了空气源热泵供热从寒冷地区向严寒地区的突破,覆盖了我国全气候区;创新提出了空气源大温升热泵蒸汽发生技术,性能系数达到1.85,电耗约为电锅炉的一半,最高输出温度达到150℃。项目团队通过近20年的创新研发形成了热能品位广、供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宽的空气源热泵多品位高效供热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在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等重大工程以及广大的民生供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有力推动了电气化低碳供热转型,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创建及推广应用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锟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项目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儿先心病介入诊治,以“建立适合中国儿童的先心病介入诊疗体系”为总体目标,通过革新无创诊断技术,建立小儿先心病无创诊断模式;创新介入治疗系列技术,建立我国小儿先心病微创介入治疗体系;创立“胎儿-新生儿”危重先心病诊疗新范式,原创研发系列介入治疗器械,实现患儿诊治预后显著改善。2002年至2021年间,项目组推动国内年介入诊治量增加了35.76倍,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从0.09%和1.8%分别降至0.01%和0.12%。连续主办中国儿童心脏病大会,作为亚太儿科心脏协会主席向亚洲乃至世界推广“中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该获奖人合作单位为致远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是享誉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长期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他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图灵奖、冯•诺依曼奖章、西蒙•雷默创始人奖。现任康奈尔大学荣休教授,上海交大访问讲席教授。自2011年起,他受中国外专局邀请来到我国,在上海交大等单位建立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亲自参与教师引育,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他和中国团队合作建立结构化网络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法,并指导发表数十篇顶尖学术论文。他十三年亲自为我国本科生授课二十门次,编写两本教材无偿出版。2016年,为表彰其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多年的工作成果,他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延伸阅读:上海交通大学John Hopcroft教授:“我希望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2024-06-24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招聘公告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招聘公告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为新乡高新区管委会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心整体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运营,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乡市科研教育机构的唯一总体管理单位。现因业务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岗位专业人才。招聘岗位一:项目运营专员招聘人数:1名招聘条件:1.本科及以上学位,硕士研究生优先;2.生物医药、医学、数学等相关专业;3.具有1年及以上科研、患者招募、社区工作经验者优先;4.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岗位职责:1、 负责项目方案准备与落实;2. 负责项目数据质控,数据统计分析;3、 负责合作单位的基本对接与日常维护;4、 负责供应商基本商务对接;5、 负责物料等项目用品的制作与日常管理;6、 其它运营支持工作。 招聘岗位二:项目实施专员招聘人数:1名招聘条件:1.本科及以上学位,硕士研究生优先;2.生物医药、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3.具有1年及以上科研、患者招募、社区工作经验者优先;4.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岗位职责:1、 负责项目的现场培训与督导工作,监督项目执行过程质量;2、 负责实施单位的日常沟通与对接;3、 负责处理实施过程中的流程管理与基本质控;4、 其它项目实施工作。聘用方式:签署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劳动合同。岗位待遇:有竞争力的薪酬,按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晋升机制合理,发展空间广阔。工作地点: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园报名方式及要求: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其他证明本人能力和水平的材料整合为一个PDF,并发送到邮箱:wuxiaomin0505@163.com,邮件命名为“应聘岗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初审通过后将会短信通知安排面试。联系方式:联系人:吴晓敏TEL:13233819686E-mail:wuxiaomin0505@163.com联系地址:新乡市新飞大道南段高新区火炬园综合楼3-11-2
2024-05-14
2024-05-22 中心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召开
不负五月好春光,奋力耕耘正当时。5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新乡市高新区隆重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创新中心正式迈入实质性运行,对推动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地方合作办主任、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处长徐兵,药学院院长、创新中心主任张翱,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区域创新合作办公室主任李剑,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李伟,创新中心副主任袁运生、张振锋;新乡市科技局局长李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彦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军,新乡市科技局副局长火晓勇,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洋、史玉华,高新区党政办主任侯世鑫等相关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新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祁文华主持。会议伊始,祁文华代表新乡市委、市政府对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以来对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校地双方深入合作的成果,市政府和上海交大合作共建的创新中心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已推动多项工作落地,对提升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新乡市将全力保障创新中心顺利运营,期待上海交大继续支持,助力新乡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朱新远对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新乡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我们要充分结合新乡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新乡市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孵化“加速度”。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促进科创资源深度融合。持续发挥校地协同育人平台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循环联动的发展新生态。要强化可持续发展,以利长远的战略定位建立健全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有效机制,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力争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他表示,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支持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感谢新乡市政府对上海交大的信任,学校定将不负信任,积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与新乡市实现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理事会成员认真听取了李伟关于《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2024年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的汇报;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章程》《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等纲领性文件;宣布了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单位名单;通过了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与会理事们还围绕创新中心未来发展、建设、制度规范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理事会的圆满召开,预示着创新中心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征程。面向未来,我们要共同推动双方战略合作的落实,共同开拓市校创新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06-24 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8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含2项一等奖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8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于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策略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学研究”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创建及推广应用”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9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上海交大首次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创新团队,一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时隔十年再次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毛军发院士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射频系统是无线通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电子系统核心部件。由于具有跨尺度、跨材料、多物理、多功能、分布参数效应等特点,复杂度高,设计难度大。项目团队聚焦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打破传统“路”的思维,以“场”分析为基础,将量化设计贯穿射频系统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全链条,突破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出我国首套及系列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基本自主可控;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用以自主研制出600多款射频芯片(含IPD)、组件与系统产品。成果用于400多家企业,支撑了国产先进半导体工艺、5G基站/终端产品等自主研发和多个重大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引领了射频集成技术和学科发展,走出了一条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自立自强的创新突围之路。(延伸阅读:上海交大毛军发院士团队:产学研协同攻关 实现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自主可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为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三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阐明了APL发病分子机理并发展了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从最凶险的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进一步拓展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使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他血液恶性和遗传性疾病获得新的突破。2001年科技部批准建设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重组更名为“组学与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团队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引领我国血液转化医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助力迈向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该创新团队也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延伸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30余年从上海方案到中国智慧)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策略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学研究该项目由化学化工学院张万斌教授等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不对称催化合成与医药、香料、农药等手性物质密切相关并对生命科学至关重要,但是其选择性和效率问题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资助下,项目团队围绕磷手性中心和多手性中心分子的精准构建以及不对称氢化的效率提升等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新策略,创制了手性双环咪唑催化剂以及联苯类和二茂钌类P,N新配体,开发了构建磷(V)手性的首例不对称催化反应、双金属协同催化立体发散性合成新反应和色散力协同促进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揭示了不对称催化过程中手性诱导和传递的新机制和重要规律,且多项成果获得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对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管海兵教授等完成,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面向云计算技术领域的低时延技术需求,当云数据中心承载的业务和用户极速从十/百万级增长到千万/亿级,唯有增大系统规模方能应对业务和用户的激增。但已有技术储备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发挥如此巨大计算资源的作用,无法有效保证万物上云的低时延响应需求。针对云计算系统时延的主要技术瓶颈,项目团队研发了软硬件协同的异构虚拟化、单节点低时延虚拟化、跨节点低时延虚拟资源聚合等核心技术,提升了异构资源的原生虚拟化能力、解决了云节点内部虚拟化软件栈层次化叠加与资源竞争问题、减少了跨节点计算协作与数据迁移时延开销。成果拓展了云计算系统承载的业务类型,显著降低了云计算系统时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该项目由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如竹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针对空气源热泵供热研发及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项目团队首创了季节适应性宽流量调控,研发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系数达到4.73的国际最高记录;发明了低环温气液混喷空气源热泵和小温差换热末端供热技术,实现了空气源热泵供热从寒冷地区向严寒地区的突破,覆盖了我国全气候区;创新提出了空气源大温升热泵蒸汽发生技术,性能系数达到1.85,电耗约为电锅炉的一半,最高输出温度达到150℃。项目团队通过近20年的创新研发形成了热能品位广、供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宽的空气源热泵多品位高效供热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在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等重大工程以及广大的民生供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有力推动了电气化低碳供热转型,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创建及推广应用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锟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项目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儿先心病介入诊治,以“建立适合中国儿童的先心病介入诊疗体系”为总体目标,通过革新无创诊断技术,建立小儿先心病无创诊断模式;创新介入治疗系列技术,建立我国小儿先心病微创介入治疗体系;创立“胎儿-新生儿”危重先心病诊疗新范式,原创研发系列介入治疗器械,实现患儿诊治预后显著改善。2002年至2021年间,项目组推动国内年介入诊治量增加了35.76倍,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从0.09%和1.8%分别降至0.01%和0.12%。连续主办中国儿童心脏病大会,作为亚太儿科心脏协会主席向亚洲乃至世界推广“中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该获奖人合作单位为致远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是享誉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长期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他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图灵奖、冯•诺依曼奖章、西蒙•雷默创始人奖。现任康奈尔大学荣休教授,上海交大访问讲席教授。自2011年起,他受中国外专局邀请来到我国,在上海交大等单位建立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亲自参与教师引育,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他和中国团队合作建立结构化网络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法,并指导发表数十篇顶尖学术论文。他十三年亲自为我国本科生授课二十门次,编写两本教材无偿出版。2016年,为表彰其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多年的工作成果,他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延伸阅读:上海交通大学John Hopcroft教授:“我希望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2024-05-14 通知公告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招聘公告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招聘公告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为新乡高新区管委会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心整体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运营,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乡市科研教育机构的唯一总体管理单位。现因业务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岗位专业人才。招聘岗位一:项目运营专员招聘人数:1名招聘条件:1.本科及以上学位,硕士研究生优先;2.生物医药、医学、数学等相关专业;3.具有1年及以上科研、患者招募、社区工作经验者优先;4.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岗位职责:1、 负责项目方案准备与落实;2. 负责项目数据质控,数据统计分析;3、 负责合作单位的基本对接与日常维护;4、 负责供应商基本商务对接;5、 负责物料等项目用品的制作与日常管理;6、 其它运营支持工作。 招聘岗位二:项目实施专员招聘人数:1名招聘条件:1.本科及以上学位,硕士研究生优先;2.生物医药、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3.具有1年及以上科研、患者招募、社区工作经验者优先;4.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岗位职责:1、 负责项目的现场培训与督导工作,监督项目执行过程质量;2、 负责实施单位的日常沟通与对接;3、 负责处理实施过程中的流程管理与基本质控;4、 其它项目实施工作。聘用方式:签署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劳动合同。岗位待遇:有竞争力的薪酬,按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晋升机制合理,发展空间广阔。工作地点: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园报名方式及要求: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其他证明本人能力和水平的材料整合为一个PDF,并发送到邮箱:wuxiaomin0505@163.com,邮件命名为“应聘岗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初审通过后将会短信通知安排面试。联系方式:联系人:吴晓敏TEL:13233819686E-mail:wuxiaomin0505@163.com联系地址:新乡市新飞大道南段高新区火炬园综合楼3-11-2
项目服务Project Services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Xinxiang Biomedical Innovation Center

新乡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共建,
中心整体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运营,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乡市科研教育机构的唯一管理单位。

中心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Center

01.
药物学研究部
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的发现研究。
02.
医工交叉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颗粒材料化学合成和表面修饰与生物医学应用。
03.
药效学研究部
主要从事药物设计、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
04.
药物递送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核酸分子的修饰与组装,新型核酸药物和递送系统开发,以及核酸药物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05.
抗体药物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肿瘤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和抗体工程;阐明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鉴定潜在药物作用靶标、研发小分子药物及治疗性抗体药物。
/05
政企服务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services
首页 电话 TOP